国产男女精品视频,免费观看黄色一级视频,中国女人洗澡大毛片,黄色三级网站,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,日韩草逼视频,日韩欧美在线观看免费

呂梁新聞網(wǎng)首頁  > 首頁  > 文藝

懷念美好的少年時代

□ 張永亮

2025年05月24日 10:23:56 來源:呂梁新聞網(wǎng) 編輯:韓昊桐

少年時代是人生最美好的時代,已快到六十花甲之年的我,回憶最多的還是少年時代和小伙伴們一起上學時的情形。學校東南面有一眼安轆轤水井,旁邊是一株茂盛的四季常青樹,和幾株桑葚樹,三排校舍,學校那時候還成立初中班,招收鄰村長門村的學生來上初中班。給學生做飯的是張玉生(已故 張林則父),清脆的上下課鐘聲猶在耳邊回響,桑葚樹上的黑桑葚惹得一些嘴饞頑皮的男同學爬上爬下,酸甜可口的桑葚味仿佛還在舌尖回味。

端詳著泛黃、穿過四十多年風塵歲月的小學畢業(yè)班集體合影照片,我們一起玩耍、上學、成長的往事歷歷在目!

微信上一句“老同學”,拉近了我們同學之間相隔遙遠的距離,時光老人也仿佛定格停留在四十多年前……

二十世紀七十年代,草峰山下,石橋河畔,美麗的小學校園就坐落在村莊南端。流淌著一條清清的小河,沒有橋,河兩岸搭的幾根粗長木頭,權當橋,人多了走上去木頭一晃一晃的,搖搖擺擺。爬個土坡坡,學校在原石橋林場舊址。林場搬到公社所在地王獅村去了,把房子空出來就成了我們的小學校。

清晨清脆的上課鐘聲催我們上學,大家結伴趟過石橋河流來到校園,唱著《我愛北京天安門》《學習雷鋒好榜樣》等歌曲。下課一起追逐打鬧,滾鐵環(huán)、打寶、捉迷藏,玩得不可開交。放學后我們將書包扔家里,迫不及待地去爬樹掏鳥窩,父母吼啞著嗓子也不想回家。

記得1981年,那時大隊買回一臺村里唯一的黑白電視機,每晚開演一集當時我國第一部電視連續(xù)劇《敵營十八年》,我們每天晚上早早地守候在電視機前,眼巴巴地等著開演,看得如癡如醉,第二天還要在教室繪聲繪色講述故事情節(jié)。

記得那年春天,我們在老師的帶領下,到草峰山上栽樹。秋季在獅子坪給隊里掰玉米棒,一人負責一行,累得滿頭大汗。秋后隊里社員們收完秋,學校組織我們班去撿拾遺留在地里的土豆、玉米等糧食。畢業(yè)那年,學校組織我們扛鍬去修筑我們村到安家溝村的土石路,修了半個多月竣工,最后還獲得了勞動獎勵——鉛筆。

多少往事仿佛就在昨天,感慨頗多!當年我們栽的小樹苗都茁壯成長,早已長成參天大樹了。一晃四十多年過去了,無情的時光如流水般悄悄地從指縫間滑過,我們都已經不再年輕!

如今欣逢盛世,我們趕上了好時代!當今社會是個美好和諧的社會,黨的各項惠民政策為我們的發(fā)家創(chuàng)業(yè)開辟了廣闊天地,天南地北石橋人,打工創(chuàng)業(yè)美名揚!好多老同學在省內外各處創(chuàng)業(yè)發(fā)家,頗有業(yè)績。有維修家電、電商網(wǎng)絡營銷、電焊汽修專業(yè)戶、加工大理石料、建筑領域的包工頭,有奉獻祖國造林綠化事業(yè)的林場場長,還有平凡善舉、孝老敬老的市級模范,他(她)們是我們的驕傲,是我們學習的榜樣!還有教書育人的辛勤園丁、鄉(xiāng)鎮(zhèn)工作的佼佼者、黃土地上默默無聞發(fā)家致富的平凡勞動者,他們同樣也值得我們尊敬和自豪!

四十多年的歲月催人老,但我們的同學情永遠年輕不老,歷久彌新,真情永在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