由“撂瓦瓦”想到的
□ 梁鎮(zhèn)川
“撂瓦瓦”,是兒時的一種游戲。就是在類似賽跑的時候,孩孩們?yōu)榱擞心繕?biāo)、跑得快,往往用勁朝前方撂一塊瓦片或磚頭;跑到后,拾起瓦片再往前撂;如此不住地撂,一個勁兒地往前跑,雖然氣喘吁吁,但精神頭十足,屁顛屁顛兒跑得很是帶勁兒。大概就是因為“撂瓦瓦”,有階段、有盼頭,而使孩孩們能一而再,再而三,三而多地一個勁兒跑下去,不爭個頭名、二名,決不罷休!
記得小時候,母親帶著我和小妹步行去姥姥家,滿共七八里路,還沒走了一半兒,四五歲的小妹便蹲在地上高低不走了,說是走不動啦,要哥背著她走。我隨手在地上揀了一塊小石頭往前一撂說,你追上那塊小石頭,哥就背你。別說,還真靈!小妹立馬站起來,追小石頭而去。如此又撂,又追;再撂,再追;一直嘻笑哈哈,追著小石頭到了姥姥家。
我想,對撂瓦瓦,追小石頭有興趣,除了游戲的樂趣外,還因為在孩孩們幼小的心靈里,有“興奮點”,有前方展現(xiàn)的目標(biāo),能喚起他們追上瓦瓦的希望,于是,便忘記了疲累,鼓起了勇氣,不住地追瓦瓦而去。
人同此情,情同此理。小娃娃如此,大人們也一樣。撂瓦瓦,設(shè)定一個目標(biāo);追小石頭,追求希望而去,反映了人們的一個共同的心理——追求階段性的“興奮點”,為享受“興奮點”而奔走不息。
在我的退休賦閑生活里,也是經(jīng)常為自己設(shè)置一些階段性的“興奮點”。比如,清晨醒來起床時,想到早餐可以吃到一截兒甜美香綿的軟玉米;吃飯時,會想到晨練后回家,可以飲一杯“湄潭翠芽”綠茶,清香撲鼻,品味無窮;上午看書的時候,想到午餐后能喝一杯蜂蜜駝奶,香甜可口,美味盈腔;午睡起來后,又想到下午五點以后,可以到綠樹掩映的小公園里,和哥兒弟兄們神諞海聊;晚餐還沒吃完,就想著看《新聞聯(lián)播》,追賞劇情跌宕的電視劇了。如此一天到晚,追著自己設(shè)置的“興奮點”,饒有興趣地過著有滋有味的生活,不也像孩童們“撂瓦瓦”奔跑,追小石頭去姥姥家一樣的有趣嗎?盡管自己設(shè)置的“興奮點”小小不言,微不足道,但自認(rèn)為是一個小小的目標(biāo)、小小的希望,就會鼓起生活的勇氣,增強生活的信心,為這個小目標(biāo)、小希望而心情愉悅地去享受。時光也便在不斷追逐“興奮點”中流逝。于是,生活也就變得蠻有興致了!
推而廣之,如果每周、每月,都能為自己設(shè)置一些小小的“興奮點”,不住地“撂瓦瓦”、不斷地追“小石頭”,老年生活不就可以樂此不疲地奔“興奮點”而延年益壽嗎!
老年人是這樣子,年輕人又何嘗不是!事業(yè)有階段性的目標(biāo),人生的前方有展現(xiàn)的希望,不住地“撂瓦瓦”“追小石頭”,定然會充滿生活的勇氣,不斷去追逐“興奮點”而取得事業(yè)的成功。保持一個平和樂觀、積極向上的心理狀態(tài)。
重視規(guī)劃、計劃的制定,是事業(yè)成功的一半。大到國家的五年計劃,單位的年度計劃;小到家庭的計劃、個人的目標(biāo),皆是如此。凡事既要有長遠規(guī)劃、總的目標(biāo);又要有短期計劃、階段性目標(biāo),是事業(yè)成功的前提。在具體實施過程中,一個階段一個階段地去努力爭取,一點一滴地積累,不住地“撂瓦瓦”,不住地奔“興奮點”而去,積少成多,聚沙成塔,還有辦不成的事嗎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