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北武當山
□ 徐意
北方的秋開始落幕,而北武當山依然屹立在群山之中,迎接著八方來客。清晨,遠望北武當山若隱若現(xiàn),奇觀早已吸引了我的眼球。
駕車行三十里路便到了北武當山下,穿過北武當山門牌沿著景區(qū)道路繼續(xù)前行,在山從中曲曲折折行駛,松柏聳立在路兩旁,形成一副墨綠的油畫。
朝陽升于半空,一絲絲的熱量慢慢注入大自然,凝結的白霜漸漸化為一顆顆露珠,在小草的葉上猶如一個個透明的珍珠。此時我們到了北武當山腳下的小廣場,抬頭仰視,陡而險的石壁和山體屬實壯觀,崎嶇的登山階梯隱于奇松怪石之中,讓慕名而來的游客猜不到上山的階梯是如何的延伸至山頂?shù)摹?/p>
在登山之前,站在小廣場放眼望去,一條條墨綠色的波浪線在云霧間延綿不斷,流動的霧氣在光芒的照耀下起起伏伏,如幻如夢。
登八九十階之后,來到點將臺。寫有紅色大字“北武當山”的石碑引人注目,游客都在這里拍照留念。左邊有小路通往武當亭和武當鼎,武當鼎有六米高,氣勢非凡。右邊行數(shù)百階就到了萬神廟,中途路過母子松,在這里游客可以上香求個好運。
一階比一階陡,登四百余階時有一個休憩的石亭,這時霧氣飄游,景色迷人,如詩如畫,用相機記錄是最佳的方法,或許你也可以吟詩一首。作為攀登者需繼續(xù)攀登,清風拂過,階梯上零零散散的枯葉展現(xiàn)著秋時漸深。松柏錯落有致,有藍天的映襯更是成了北武當山的秀美之作。在眾植被中有一棵枯樹成為一道風景,經(jīng)過風雨的洗禮和時光的磨煉,樹干光滑油亮而有質(zhì)感,和旁邊的百歲松一樣依然活著。
我們已經(jīng)過了仙音階、仙魚出峽、石龜生蛋、靈官廟,到達了天梯。天梯階自然是險中攀登,陡峭階石,寬窄不一,窄處只能放下一個腳尖,緊握鐵鏈攀至半腰時小腿顫顫發(fā)抖,回頭望,心懸于空,都不敢相信自己已經(jīng)登了千余階。至聚仙亭,止步觀景。遠處云霧繚繞,群山環(huán)抱,延綿不絕,松石相間,奇觀秀景映入眼簾;向上仰望雄偉壯觀,龐大而陡峭的石壁上星星點點的松柏從石澗中生長出來,生命在此堅挺了數(shù)百年或是上千年。
再登數(shù)十階至仙人洞,繼續(xù)登數(shù)百階至九龍出洞,接著百余陡直的階梯穿越叢林,兩旁喬木灌木的落葉已經(jīng)鋪滿了邊邊角角,兩只的小松鼠在尋覓過冬的食物。停下腳步,靜靜觀察,生怕打擾到它。轉彎登數(shù)十階就登上了北武當山頂——真武大殿。四周空曠,一覽無余,空氣清新,秋風微微,心情舒暢。群鳥翱于空,群山抱于身,群墨染于心,此刻,何止一覽眾山小?
翻過山頂,下行數(shù)十階,行百步至玄天橋。玄天橋用鋼絲和木板搭建而成,接通兩座石山。行于其中,微風輕撫,搖搖晃晃,瑟瑟發(fā)抖,停步深呼吸,繼續(xù)挪動至橋尾,行數(shù)十步,無路,便返回。后山有秀氣的山峰,只可遠觀奇景,暫不可攀登。
登北武當山,拜真武大帝,享攀登之樂,受自然之饋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