年 味
□ 蘭旭娥
清晨的陽光透射進臥室,格外的光亮。起身倒了一杯溫開水,邊喝水邊踱步到陽臺窗前,原來昨夜下了一場雪,看著窗外的路人和車輛緩慢行進,也許只有下了雪,這個世界才看起來那么純凈,人們的生活節(jié)奏才能慢下來。
“小愛同學(xué),放首音樂聽聽!”聽到前奏響起,便知道是王菲的一曲《如愿》。“……山河無恙,煙火尋常,可是你如愿的眺望,孩子們啊,安睡夢鄉(xiāng),像你深愛的那樣……”只記得第一次聽這首歌的時候便入耳入心,煙火尋常最是人間難得。
提及煙火,就想起了過年。這不,歲月荏苒,一轉(zhuǎn)眼就又要過年了。此時執(zhí)筆,光陰留墨,倒數(shù)流年,在光陰中尋覓著年味。
記得有一年的春節(jié),在家待著甚是無聊,于是大年初四買了機票和妹妹直飛重慶,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帶給了我們特殊的體會。山城是個很有魅力的城市,我們打卡了各大景點,也是奇怪那年重慶旅游的數(shù)據(jù)顯示,游客比以往年都多,然而遺憾的是這樣的城市卻沒有讓我們感受到半點年味,果然霓虹燈下的城市是沒有年味的。而我本來期待的年味是什么呢?
或許我的年味還停留在小時候,那會大年初一凌晨四點起來穿好新衣服,出門前嘴里必須要含一顆糖果,等著爸爸放一個雙響炮,然后開了大門,與幾個好朋友相約,一伙人走街串巷,挨家挨戶去拜年,道一聲“過年好”,就會收獲各種各樣的糖果,然后大家互相炫耀,互相交換自己的”戰(zhàn)利品“。回憶起來大概在2009年后,隨著我們的長大,就不挨家挨戶去”拜年“了,但會迎接新一批的小朋友們來要糖果,自己總是很慷慨的給他們糖果,之后大年初一敲門要糖果的小孩就越來越少了,慢慢的就再沒聽到敲門的聲音,家鄉(xiāng)的這個風(fēng)俗就消失了。有一些關(guān)于年的風(fēng)俗就停留在了我們這一代人的記憶里,消失的風(fēng)俗要誰來承擔責(zé)任呢,世事變遷,我們無能為力的事情那么多,保留在記憶里,便成為了永恒。
而今的年味,其實簡單到只是與最愛的家人在一起共享一頓年夜飯就足夠了。如果能夠共迎大年初一那一抹晨光熹微,心之所向,這一年能夠平安順遂就極好了。
今夕何夕,但愿煙火年年,葳蕤繁祉,家家戶戶都能擁有“灶前粥可溫”的喜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