藝術(shù)的美妙
□ 李 峰
是藝術(shù),都是美的。是藝術(shù)品,都有它的美妙之處。
幾年前,我重新裝修房子。因原來書房的書柜是用木工板靠墻打上去的,雖然也高大,卻不免有些粗糙、老舊,與我那些精美的書籍不匹配。所以,我想把它們?nèi)坎鸬?,重新定制一套金絲檀書柜,這也算是我晚年開始了卻的一件心事。
擇日,我便請來工人師傅,先把舊書柜拆缷下來。這些木工板做的書柜,柜子背面的木板,都是乳膠與墻體粘在一起的,一來是為了穩(wěn)固,二來柜子里也平整干凈。但這種木工板打制的柜子,拆下來就是一堆廢品,而且,由于背板與墻體是用膠粘住的,拆的過程中,就有可能拽下墻體上的泥皮。工人師傅們拆完后,我進(jìn)入書房一看,果然有一處墻體上的泥皮被撕下來了,隱隱約約露出了原來墻底子上的水泥面。而打過書柜的大面積墻體還保留完好,白白凈凈的,頗似一張大宣紙,唯獨(dú)這塊被撕掉白膩?zhàn)拥牟糠郑駢K傷疤。工人師傅向我抱歉地解釋,對不起,這個地方膠粘的重,沒辦法。我說:無妨,理解。次日,我拿了卷尺到書房量重新定制書柜的尺寸,再次把目光盯住墻體上的那塊“傷疤”時,我驚呆了,那面墻上,被揭去的膩?zhàn)?,露出水泥灰的部分,多么像一幅水墨畫。膠粘的多的部分,露出的水泥顏色就重,有焦墨的味道;而膠粘的少的部分,露出水泥顏色就淺,有的還有沒撕干凈的部分,像剛剛被皴擦過的筆痕,更多的是隱約中的淡灰,仿佛洇染過的墨跡。我把它用手機(jī)拍了下來,在取景框內(nèi)觀賞,更像一幅構(gòu)圖精美,用墨獨(dú)特的水墨作品。那時,我為我的偶然發(fā)現(xiàn)而興奮不已。它使我聯(lián)想到了中央電視臺《百年巨匠》中介紹國畫大師黃賓虹先生的一次偶然發(fā)現(xiàn),片中說:在一個深山寒寺的傍晚,天黑了下來,黃賓虹先生推門而出,突然看到清冷的月光照射下的寺廟的影子,很是震憾,于是,返身回屋揮筆作畫,作品畫出來別有一番韻味,幾近神來之筆。后來,有一次,我在北京炎黃藝術(shù)館與一位水墨畫家相聚,飲茶談藝之間,我打開手機(jī),讓他看我拍的這塊“傷疤”,他連聲稱道:好畫,好水墨。為不至于更多的尷尬,我趕快說明了真相。大家也就哈哈大笑。不過,說真的,我也以為它是一件天然的好水墨,地道的“師法自然”。不失為一件美妙的藝術(shù)品。新的金絲檀書柜安裝好了,而至今,這張照片還保存在我的手機(jī)里,偶爾打開欣賞一番。
再說我偶得的一件攝影作品。那一年,我在濟(jì)南趵突泉游覽,眼前有一池泉水,旁邊有一商販在販賣魚食,引的一群小孩子觀望,很多孩子向家長要了零錢,買魚食后,撒到泉水池中喂魚。泉水池中都是金魚,顏色各色各種。有孩子把魚食撒進(jìn)池子后,瞬間,一群一群的金魚就圍攏過來,在池水中覓食、搶食。這時,陽光正好,清澈的泉水中,一群一群的金魚圍在一起搶食,魚嘴中不停地發(fā)出“撲撲撲”的響聲。我立刻舉起相機(jī),趕快抓拍了幾張。移步背陰地,在相機(jī)中,一張一張翻看拍過的“魚食圖”時,突然發(fā)現(xiàn)其中有一張拍的別有一種味道。仔細(xì)端詳:有人喂魚食后,立刻,就有一大群金魚圍攏過來,金魚身體顏色各異,個頭有大有小,也有中不溜的。在畫面的正中間,剛好有一條大魚穿過。那些搶食的金魚,行動迅速,動作體態(tài)也不一樣,有順?biāo)芜^來的,也有剛好就在魚食跟前的,還有的魚在搶食過程中蹦跳,特別是那魚躍的動作很夸張,加上相機(jī)拍攝的光圈和速度,這幅照片就產(chǎn)生了奇特的藝術(shù)效果,無論近觀遠(yuǎn)看,像極了一幅油畫,而且,不仔細(xì)看,還看不出是一群金魚在奪食。對此意外的收獲,我滿心歡喜,很快就將這幅作品裝了個歐式白色相框,并將此作品取名為《印象》。有一天,市攝影協(xié)會主席王益茂先生來到我辦公室,我取出這幅作品請他評價,王老先生連聲稱贊:好,天賜。后來,全市搞攝影展,我也把它拿出來參加了展覽。展會上,我看到許多人圍觀在這幅作品前,一開始,并看不出拍的是什么,后來,才恍然大悟。為之,我曾動意適當(dāng)?shù)臅r候,再將它創(chuàng)作成一幅真正的油畫,看看又是什么效果。
兩次偶遇偶得,我體會到,真正的藝術(shù)品不僅美,而且還妙,有道是:妙不可言。